“我在网上花了5块钱买了广东省博物馆(下称“粤博”)的门票,但是进去了才知道是免费开放的!”林女士向新快报记者反映。记者打开购物网站搜索“广东省博物馆门票”,出现了超过20个标记“广东省博物馆代预约”的商品,价格从5元到20元不等。上个周末,粤博的门票预约系统上已经没有当天的票,但在购物网站上,随机点开一家店铺,都承诺可随时出票。记者还发现,国内有几家文博机构的免费门票也在购物网站上被明码标价。这是怎么回事?
■2022年春节期间,广东省博物馆西门,观众排长队领票进馆。许磊/摄
报料
花了5块钱买门票 进去才知是免费的
“我在飞猪花5块钱买了广东省博物馆的门票,但是进去了才知道是免费开放的!”来自梅州的林女士向新快报记者反映。林女士最近跟孩子一起来到广州,想带着孩子去博物馆看看恐龙化石,没去过博物馆的她,以为博物馆是收费的,于是打开旅游网站,搜索“广东省博物馆”,页面马上弹出了相关商品。直到买了门票走进馆内,仔细阅读宣传资料时才看到了“免费参观”的字样。
据悉,2008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院)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广东省博物馆于同年开始实行免费开放,观众只需凭身份证即可换取进馆门票。
粤博自2020年3月19日恢复开放,但为保障疫情防控、确保同一时段内参观人数不超过峰值,粤博实行全部观众分时段、实名制预约参观。在其对外发布的通告中,明确了“除少数有明确收费标准的短期展览外,不收取任何参观门票费用”。观众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凭预约身份证按预约时段前往才能进馆参观。
调查
商家说提前1小时即可买到当天下一时段的门票
记者打开购物网站搜索“广东省博物馆门票”,出现了超过20个标记“广东省博物馆代预约”的商品,记者随机点开一家售卖门票的商家咨询,对方表示“需要几张都可以”。但据记者了解,粤博的票务预约系统规定每个账号预约门票的上限为5张。当记者询问其节假日是否随时有票时,对方承诺,只要提前1小时即可买到当天下一时段的进馆门票。
■记者在购物网站上向售卖门票的商家咨询。
对此,新快报记者采访了粤博公众服务部主任聂柯妍,她表示,粤博实行全面预约制后不久,就有馆内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个别旅游机构和个人,不仅将免费门票放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销售,还将博物馆向公众免费提供的展览资源出售盈利。
“最早的‘黄牛’是花城广场上卖小玩具的小贩,有些家长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听说博物馆门票只需要5元、10元一张,就给孩子买了让孩子自己进去玩。但他们不知道博物馆其实是免费开放的。”粤博公众服务部主任聂柯妍说,“在还没有实行全面预约的时候,节假日和周末其实就很难约到门票了。不过那时候可以现场排队领票进馆,所以那会儿网上还没有那么多卖门票的人。”
免费展览、免费讲解等也成为牟利手段
记者发现,有观众领取粤博免费发放的刊物《爱粤读》并在二手平台上以每本18元的价格出售,全年整套的出售价格更高;粤博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免费导览音频,也被下载后与门票捆绑销售或单独销售;还有培训机构违反管理规定,在未申请的情况下,利用免费展览资源开办有偿培训班,严重扰乱了正常参观秩序。记者还得知,在该馆举办过的《尼罗河畔的回响》《从伦勃朗到莫奈》等几个热门展览展期中,都有不少培训机构组织学员在展厅进行有偿培训。
■有观众在网上售卖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发放的刊物。
对此,粤博明确声明,该馆从未授权任何培训机构在场馆内开展任何教育培训活动;在场馆内开展任何未经批准的教育培训活动的行为均违反该馆的管理规定,该馆有权采取立即制止相关活动、驱离相关人员、视情况中止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预订门票资格等管理措施。同时,粤博每日会向公众提供多个场次的免费讲解,观众只需关注各个新媒体平台即可获取排班信息,粤博也会针对不同主题推出免费线下和线上教育活动。而对于符合《博物馆条例》规定的机构和个人的讲解及教育培训活动申请,也会予以受理,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去年12月,针对部分社会机构和个人在馆内开展公益讲解的情况,粤博正式发布公告,明确谢绝任何社会人士(含导游、社会教育机构及其他个人)在未申请并经批准的情况下,在馆内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讲解和活动。
■博物馆志愿者给观众免费讲解。许磊/摄
关注
实名制预约下 “黄牛”为何能抢占门票资源?
现在大部分博物馆都需要实名预约,那么“黄牛”为何能抢占门票资源?
记者咨询了某科技公司的开发人员,他告诉记者,在技术上一般来说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观众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由他人有偿代预约,这种办法比较耗时,也无法保证随时出票;第二种,生成虚拟身份证号码提前预约,有观众下单时,即替换身份证号码后出票,只有接入公安部的实名认证接口才能比较有效地规避这个情况;还有一种可能是系统已经设置了身份证和手机号已经保持一致,但不法分子依然破解了某些系统漏洞,进行侵入。
观众为何会愿意花钱跟“黄牛”买票进馆?
明明是免费的,为何有观众愿意花钱买票进馆呢?根据聂柯妍的观察,其中一部分是第一次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是否免费开放并不了解;另一部分是没有提前预约又有着强烈的参观欲望,所以主动从个人或第三方平台购买门票。“最贵的时候,甚至卖到80元一张!有些观众投诉说是不是馆里的工作人员卖的票,其实馆里的工作人员真的没有参与。”
记者也询问了一名自愿在网上购买门票的观众,他表示,自己是从外地来旅游的,偶然在网上看到广东省博物馆的相关信息想过来打卡,但官方预约平台显示已经被约满,于是他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打开购物网站搜索,没想到真的用5元钱就买到了进馆的门票。“这就像我们买‘网红店’的商品一样呀,不想排队就加点钱跟黄牛买呗!想当天进博物馆又不想掐点抢票,买一张多方便啊!”
应对
监测预约账号是否存在异常行为
聂柯妍告诉记者,目前粤博已授权美团和携程开通门票预约通道,同时也要求两个平台下架所有收费进馆门票的商品。记者近日发现,在这两个平台上,已经没有门票售卖,观众免费预约即可。
粤博信息中心主任黄青松告诉记者,信息中心会对后台进行监测,判断预约账号是否有异常行为而进行账号封禁。但目前门票预约系统还无法接入公安部实名认证接口,所以暂时无法规避虚拟身份证预约的情况。且不法分子不停地更换IP地址也给监控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据了解,粤博首次试用全预约参观是在2019年7月的“群龙出没”展览中,2020年年初开始正式实行全部观众分时段、实名制预约参观。起初使用的还是“群龙出没”展览的预约系统,直至2021年7月,才正式启用现有的预约系统。目前,系统也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不断地升级。
粤博曾于2020年9月、2021年8月发布声明,强调了将对冒用该馆名义出售门票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的主体保留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呼吁公众从粤博各官方渠道获取门票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报案处理 不法分子被行政拘留
除了粤博,国内一些比较热门的博物馆也是“一票难求”。购物网站上,也有不少店家提供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博物馆的门票代约服务。
湖南省博物馆于2021年12月发布了《关于第三方平台公司有偿售卖馆方门票行为立案及处理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有第三方机构通过湘博官方网站、客户端等平台大批量抢占预约免费门票并囤票,导致众多需要参观的游客观众无法正常预约到免费门票。该馆就此事向警方报案。经查发现违法人王某经营的旅行社公司为了谋取利益,2021年2月底至2021年9月间,安排公司员工通过门票预约系统抢占预约门票与提供解说服务捆绑销售,因其预约的部分门票未售出也未退票,导致票务资源的浪费;预约数量超出该馆设置的接待人数上限,游客很难正常预约门票,公众误认为该馆违规操作。警方以王某扰乱该馆单位秩序的行为依法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同时通报中明确指出,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未发现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在此之前,该馆在分析后台票务预约数据中就已发现有一批旅游机构通过抢票工具软件,掌握了大批手机号码、IP地址甚至真实的身份信息进行自动化抢票,甚至通过提前占票后在低峰时段退票再抢票的方式恶意抢占门票资源,在相关平台上以出售门票套票并提供收费讲解服务的方式,利用免费公共资源进行盈利,直接造成该馆放票时段的网络压力超限。同时正式声明,如冒用该馆名义出售门票、提供有偿讲解等服务而产生纠纷,该馆将保留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呼吁
请做好攻略 提前预约错峰出行
聂柯妍提醒,粤博每天的放票时间定在0点,这个时段可以保证预约和进馆程序不会产生资源抢占,造成系统崩溃;若预约系统出现问题,还能在开馆前得到解决,也不会影响正常进馆。若临时有参观意愿,可多留意官方预约平台,前一时段的未履约门票,在控制馆内人数的前提下,会在下一时段放出,此时预约到门票的几率较高。
“我们也呼吁大家,走进博物馆之前,做好攻略,提前预约门票,错峰出行,尽量避免周末或节假日前来参观。”聂柯妍说。
律师说法
提高违法成本
要比单纯劝导效果好
记者就“博物馆黄牛”现象咨询了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杨娟,她表示,面对公共资源,大家应该采取公平方式去获取。黄牛“倒票”以牟利为目的,且抢票手段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其实是利用高科技作弊,这种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市场秩序。倘若涉嫌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手机号码或非法侵入预约、售票系统,则可能构成犯罪。博物馆方面一经发现,应该及时与相关执法部门联系,严肃查处。毕竟,提高违法成本要比单纯劝解、宣导的效果好得多。
她也认为,各地博物馆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在线发布广告、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引导等方式,告知公众参观预约的正规渠道。加强技术建设与保障,做好购票或预约系统后台的监控筛查,防止黄牛恶意侵占参观名额。可结合自身承载能力、过往节假日实际到馆率等情况,适当增加投放门票量或预约的名额。除此之外,通过云展览等方式创新拓展线上传播渠道,也能有效缓解公众无法到博物馆现场参观的遗憾。
来源:新快报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AOS59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oping58.com/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