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
网上竟然有人发“福利”
要免费送手机!
但需要你的微信“0元授权”?
不过,请小心小心小心!
这天上掉馅饼的事
十有八九都是诈骗!
日前
泉州台商投资区一名11岁小学生就差点被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爸爸微信无法登录收款
竟被儿子用来“领手机”
10月25日,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开小吃店的老陈发现,顾客没法通过自己的微信二维码扫码付款,他再看自己微信,竟然已无法登录。
想起微信上最近几天的营业额有6900元,加上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也有5万多元存款,老陈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向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安分局张坂派出所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民警经过一番了解得知,老陈夫妻俩平日里忙于小吃店生意,手机用得少,微信也多只是用来接单收款,平时手机多让两个孩子拿去玩。
老陈赶忙叫来两个孩子询问。在民警和老陈循循善诱下,老陈小儿子,11岁的小兵(化名)道出实情。
刚上五年级的小兵一直渴望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10月25日,小兵在用爸爸手机的时候,刷到一个“粉丝福利”,是添加QQ客服就可以免费领手机的短视频,于是他赶忙关注对方。
02 被忽悠告知住址和验证码
就差支付密码也说出
关注好友后,对方主动询问:“亲,是来领手机的吗?”随即发来一张有多个款式的手机图片让小兵挑选,并让小兵把收件人地址及联系方式发送过去。
但天真的小兵没有意识到,这是对方在套取他的家庭信息。由于手机是妈妈的,对方就一步步教授小兵给手机设定新密码,并让小兵将登录验证码发送给她,强调只是公司后台需要进行“微信0元授权”,小兵信以为真,竟不知这是骗子在盗取微信最重要的一步。
就在对方的“指导”下,小兵一步步将微信交付于对方。而最后一步,是要求小兵告知微信的支付密码。但庆幸的是,小兵并不知道支付密码,也不敢向父母询问。此时,小兵想在手机上登录微信时,发现微信密码已再次被修改。
03 民警协助找回微信号
少年接受教育写检讨书
老陈焦虑地说,由于平时他们夫妻手机使用较少,许多信息设置过就忘记,一时难以找回微信密码。
办案民警张炳林第一时间带老陈去银行查看账户,万幸的是卡上余额没变。但因微信一时无法找回,仍然存在经济损失风险。
民警通过协调,先行冻结老陈的银行账户,再带着老陈到电信营业厅,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最终修改相关密码,并成功找回微信账号,庆幸存款余额未变。一家人也松了口气。
回到派出所后,民警对小兵进行批评教育,孩子在深刻反省后,也亲笔写下检讨书。
警方提醒
青少年对于诈骗手段的甄别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许多父母将手机递给孩子的同时,不建议将各类密码告知孩子,尤其是支付密码。此外,家长日常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泉州晚报社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东南早报
记者:许奕梅
通讯员:李日星
编辑:张偲
审核:江晓媛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AOS59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oping58.com/9544.html